关于CCAW 的几个论述
型号的表示方法
1.铜包铝线型号的表示方法
CCA - 15H - Φ0.08
CCA=Copper Clad Aluminum (铜包铝)
15H=铜层体积比为15(铜包铝目前只有10H&15H 两种)
Φ0.08 =规格直径
2.铜包铝漆包线型号的表示方法
CCAW - 2EI/AIW - 220 - Φ0.08
CCAW=Copper Clad Aluminum Wire(铜包铝漆包线)
2EI/AIW=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漆包线(UEW=聚氨酯漆包线)
220=耐温等级220级
Φ0.08 =规格直径
论点一:
在直流内阻相同的条件下,CCAW(铜包铝漆包线线)的质量是QAW
(纯铜漆包线)质量的一半。
论据1:CCAW 是QAW 的直流电阻率的1.5 倍;换言之,就是要是保证
CCAW 和QAW的 直流电阻相同,CCAW 的体积要保证是QAW 体积的1.5 倍;
论据2:CCAW 是QAW 密度的1/3。
这两个论据决定了论点1。
论点1 的延伸:
在漆包线的长度(或变压的磁芯相同、匝数相同)的条件下,CCAW
要是QAW 线径的1.5 的平方根倍,也就是1.225 倍。
论点二:
在高频使用状态下,要达到同样的使用效果,CCAW 的的线径可以
适当小于QAW 线径1.225 倍,甚至可以保持截面积不变,将单股线变成
双股线或多股线就可以了。 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在于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
即: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,由于感应作用引起导体截面上电流分布不均匀
愈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。这种现象称“趋肤效应”。
当频率很高的电流通过导线时,可以认为电流只在导线表面上很薄的
一层中流过,这等效于导线的截面减小,电阻增大。既然导线的中心部分
几乎没有电流通过,从理论上讲可以把这中心部分除去以节约材料,
而我们的操作确实把铜换成了铝,效果应该更好,也就是说只要把原来的
线径只要适当加粗就OK了,而不必要坚持1.225 的关系;甚至可以保证
线的截面积不变,把单股线变成双股线或多股线就OK 了。
论点三:
铜的密度8.9G/cm3,铝的密度是2.7G/cm3, 铜占铜包铝的体积比是15%,
则质量比=(8.9*0.10)/(2.7*0.9)=0.366 =2.679/7.321
CCAW 和QAW 的密度比=(2.7*0.9+8.9*0.1)/8.9=0.373≈1/3
论点四:
即使是CCAW 和QAW 的单价(元/公斤)持平,材料成本也会降低50%。
因为用CCAW 时使用的定额质量会下降50%以上。
总之,因为以上的原因,推广CAAW 的使用对各方都会产生很大的效益。